文昌湖区地方事业局
标题: 文昌湖区萌山小学:走进美妙自然,感受生动语言
索引号: 1137030058718694XX/2021-5216553 文号:
发文日期: 2021-12-08 发布机构: 文昌湖区地方事业局

文昌湖区萌山小学:走进美妙自然,感受生动语言

发布日期:2021-12-08
  • 字号:
  • |
  • 打印

珍贵的礼物源于大自然的馈赠,带着这份深厚的爱意,萌山小学三级部的四名语文老师带孩子们走进自然,感受其中的美妙动人。

《大自然的声音》以独特的视角,丰富的联想,富有韵味的语言,将大自然的事物比作音乐家,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,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。

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,承载着什么是生动的语言,如何感受生动的语言等学习任务。王老师抓住课后题引导学生发现描写声音的词语,都带着修饰语,去掉修饰语的语句与原文进行对比读,引出“生动的语言”,通过对比读、配乐读、唱读,读出“轻快的山中小曲”到“波澜壮阔”的海洋大合唱,读出水声的变化。

《读不完的大书》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乡村中缤纷多彩的事物,并融入丰富的想象,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大自然的图画。

《读不完的大书》一课中,丁老师继续带领学生感受生动的语言。从题目入手,提出“大书”指的是什么?为什么读不完?这两个问题展开全文的讲解。重点带领孩子们学习了“样子+感受”的语句,通过词语解释、动作演示、出示图片等方法让孩子们体会这种语句的生动之处。随堂练习帮助孩子理解运用生动的语言。“植物世界”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动的语言,整个课堂趣味十足。

《父亲、树林和鸟》通过童年时代和“我”的对话,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,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。

围绕“感受生动的语言“这一语文要素,胡老师进行了分层学习。第一层是针对第一句引导学生发现修饰语连用,具体可感的写出了树林幽深朦胧的样子,顺势引导生体会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,父亲依然能够发现鸟的踪迹,突显出他对鸟的熟悉。第二层,学生理解修饰语连用的好处后,引导学生找类似的句子,再结合我与父亲的不同表现,加深对父亲形象的感悟。第三层是自学对话部分,关注第三句重点句,体会父亲是一个真正爱鸟的人。

“交流平台”引导学生树立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,旨在帮助学生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“积累喜欢的语句”,进一步养成摘抄积累的习惯,提高书面表达的丰富性。

毛老师首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,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,通过这一环节落实了生动语言的积累。提出了“归类摘抄”“摘抄时写下感受”“注明出处”等要点,重在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来源和真实性,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。

 

“水尝无华,相荡乃成涟漪;石本无火,相击而发灵光。”学无止境,教无止境,研无止境。课后老师们就彼此的课堂表现各抒己见,对于这个单元主题的把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,对于向学生传递美言、美景有了更多更实用的方法,并逐步运用的以后的课堂实践中。

星光不问赶路人,时光不负有心人,老师们深知一次课堂展示、一次教学研讨、一次教后反思无法完全传递知识,唯有不断学习、不断探索、不断钻研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,成为前行路上的那束光。